睡觉容易醒,可能是由于睡前喝大量咖啡或浓茶、对细微声音敏感、压力过大、睡眠环境较差、日常作息不规律、不良睡眠习惯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神经衰弱、焦虑症、夜惊症、缺钙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睡前喝大量咖啡或浓茶:咖啡和浓茶中存在咖啡因、茶碱等物质,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如果白天喝过多的咖啡或浓茶,就会影响夜间睡眠的稳定性,导致睡觉时容易醒。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白天适当少喝咖啡或浓茶,限制咖啡因和茶碱的摄入,从而帮助改善夜间睡眠情况。
- 2、对细微声音敏感:有些人天生对各种细微声音非常敏感,睡觉时容易被各种细微声音弄醒。对于这种情况,可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睡觉,或者睡觉时戴耳塞,以防止外界声音干扰睡眠。
- 3、压力过大:由于学习、工作、生活等原因致使自身压力过大,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导致睡眠轻浅、多梦,从而出现睡觉容易醒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建议日常积极调整个人的心态,多与亲友交流、倾诉,缓解精神状态,有助于改善睡眠情况。
- 4、睡眠环境较差:居住的环境过于嘈杂、光线过亮、温度过高或过低等,均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导致睡觉容易醒。对于这种情况,可在睡觉时适当戴耳塞、眼罩,来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还可应用空调、电扇等来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从而让人更容易入睡。
- 5、日常作息不规律:如果白天睡眠时间过长,可导致夜间睡眠质量差,睡觉时容易多次醒来。对于这种情况,通过调整作息,起居定时,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可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 6、不良睡眠习惯:睡前长时间看电视、玩手机或者剧烈运动,可能会影响睡眠,导致睡觉时容易醒的情况发生。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睡前建议控制好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可通过睡前泡脚、洗热水澡或听轻音乐等方法来放松身心,有助于促进入睡。
- 7、其他:身体过度疲劳、认床等,也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觉容易醒。对于这些情况,建议日常劳逸结合,保持良好身体状态,必要时使用平时常用的床单、被子等卧房用品,帮助自身迅速熟悉环境,从而改善睡眠情况。
二、疾病因素。
-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本病会使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反复发生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反复呼吸受阻,从而导致患者在睡觉时多次醒来;此外,患者还常同时出现睡眠打鼾、睡眠时反复呼吸暂停、白天困倦或嗜睡等症状。对于该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还可根据鼻腔、咽喉部的阻塞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 2、神经衰弱:本病常可使患者出现睡觉时易惊醒、多梦、睡眠浅、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问题,同时,患者还经常出现脑力易疲乏、体力下降、精神易兴奋、烦躁、头痛、腰背痛等症状。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应用氟西汀、度洛西汀、米氮平、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
- 3、焦虑症:本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状态,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使患者处于高度警觉的状态,从而可能导致患者在夜里睡觉时容易惊醒,同时还可伴有心率、呼吸加快,以及出汗、心悸等症状。对于该病患者,建议积极就医进行心理治疗,同时遵医嘱应用地西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
- 4、夜惊症:本病多见于4~12岁儿童,主要表现为反复突然从睡眠中惊醒,同时可伴有强烈的焦虑恐惧情绪、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部分患者惊醒后还可出现抓摸动作,甚至下床无目的行走,次日醒来大多会遗忘发病过程。对于该病患者,适当进行心理治疗,去除不良心理问题,同时改善睡眠环境,夜惊症状多可逐渐消失;但如果夜惊发作频繁、伴强烈惊恐,可遵医嘱短期内应用氯硝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抗焦虑药物。
- 5、缺钙:机体出现钙缺乏,尤其是儿童缺钙时,容易出现睡后容易惊醒、入睡困难等睡眠障碍,同时,患儿还经常出现抽筋、骨骼发育异常、厌食、偏食、发育迟缓、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对于缺钙的患者,建议遵医嘱应用葡萄糖酸钙、碳酸钙等药物补钙,同时联合补充维生素D,来促进钙吸收。
- 6、其他:甲亢、抑郁症、不安腿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睡觉容易醒的情况发生,建议及时就医,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综上可见,睡觉容易醒的原因较多,如果排除了非疾病因素,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前往医院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或儿科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多导睡眠监测、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检查、焦虑自评量表测试、血清钙检测等检查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