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睡不着,可能是由于压力过大、精神紧张或过度纠结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也可能是由于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原因分析:由于繁重的学习任务、激烈的工作竞争或生活中的各种矛盾、挫折、纠纷,导致自身精神压力过大、过分紧张,就容易让人在夜间思虑过多、辗转反侧、烦躁不安,从而难以入睡,甚至彻夜难眠。
- 2、处理措施:晚上睡不着老是胡思乱想,可通过转移自身的注意力来打断自己的思考,例如听舒缓的歌曲或轻音乐、看书等;睡前可适当散步、进行瑜伽等舒缓的运动,帮助消耗精力,放松身心,加快入睡;睡前适当泡脚、洗热水澡或少量饮用含有酸枣仁的茶饮,可帮助舒缓神经,让人容易入睡;如果采用前述方法仍不能入睡,还可酌情应用安神补脑液、养血安神丸、枣仁安神液等中成药来帮助改善睡眠。
二、疾病因素。
- 1、神经衰弱:本病患者晚上常出现烦恼情绪,烦躁不安,容易胡思乱想,引起失眠、多梦、易惊醒、睡眠浅等睡眠障碍,同时还可伴有易疲倦、头晕、头痛、腰背痛、耳鸣等症状。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应用氟西汀、度洛西汀、米氮平、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
- 2、焦虑症:本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状态,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睡觉时也容易胡思乱想,精神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从而难以入睡。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心率、呼吸加快,以及出汗、心悸等症状。对于焦虑症患者,建议积极就医进行心理治疗,同时遵医嘱应用地西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
- 3、抑郁症:本病患者长期心情压抑、心理压力过大,睡觉时容易思虑过重、胡思乱想,从而可能导致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同时患者还经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过度自责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严格遵医嘱服用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抗抑郁药,必要时还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
- 4、其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胡思乱想睡不着的情况发生,可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综上可见,胡思乱想睡不着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排除了非疾病因素,怀疑是疾病导致的,则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精神心理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脑电图检查、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抑郁量表测试等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改善睡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