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甲后一般3个月后才能正常走路。
拔甲主要用于甲外伤、嵌甲、甲沟炎、严重甲癣以及趾甲与甲床分离的患者。由于拔甲后伤口需要一定时间的修复,因此,建议患者卧床休息,尽量减少下地活动,但也并非绝对不能下地走路,只是要尽量以脚掌和脚跟受力,避免脚趾负重,以免造成伤口疼痛甚至开裂,影响趾甲生长。
一般情况下,拔甲后1周左右,伤口初步愈合,患者可适当下地活动,但由于趾甲尚未长出,患趾不可完全负重,所以仍然不能正常走路。术后2周左右,甲床和甲根部可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即可走路,但要注意鞋子不要过紧,走路也不要过久,患趾仍不能过度用力,同时要加强对患趾的保护,避免被踩伤、踢伤等。术后3个月左右,趾甲完全长出后,将甲床覆盖,患趾才可以正常受力,患者方可正常走路。
提醒患者的是,拔甲后应注意局部清洁干燥,并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抗生素,以免继发感染,同时,应注意避免长久站立,尽量穿合脚的鞋子,因为鞋子过紧可能会挤压患趾,影响伤口愈合。此外,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食用大蒜、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海鲜、牛羊肉等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