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流鼻血不正常,其可能与天气炎热干燥、外力作用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与外伤、鼻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疾病等疾病因素有关。患者应在采取压迫止血、冰敷止血等止血措施后,及时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由医生判断病因。
一、非疾病因素。
- 1、天气炎热干燥:在夏天,环境温度上升,且空气较为干燥,可导致鼻腔黏膜干燥,此时,鼻腔黏膜容易破裂出血。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增加环境湿度,例如使用空气加湿器;必要时还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 2、外力作用:在夏天,尤其是温度较高时,用力咳嗽、打喷嚏、擤鼻、挖鼻等行为,会增加鼻腔黏膜破裂出血的风险,导致流鼻血。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仔细排查有无严重损伤,如果仅出现鼻黏膜损伤,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凝血酶等药物进行止血。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纠正上述习惯。
二、疾病因素。
- 1、外伤:在夏天,如果由于跌伤、撞击伤等导致鼻部创伤,可能会导致流鼻血。针对这种情况,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仔细排查有无严重损伤,若有需要及时治疗干预;如果仅是鼻黏膜损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凝血酶等药物进行止血,同时避免挖鼻、抠鼻等行为,防止加重损伤。
- 2、鼻部疾病:在夏天,如果出现鼻腔异物、鼻腔炎症、鼻窦炎症、鼻部特异性感染、鼻中隔偏曲、鼻中隔溃疡、鼻部肿瘤等疾病,均可能引起鼻黏膜损害,从而导致流鼻血。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就诊,明确病因并针对原发病开展治疗,例如存在鼻腔异物者,医生可能会用镊子将异物夹出来;干燥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局部使用复方薄荷滴鼻剂等滴鼻药液或者涂抹红霉素软膏等药物。
- 3、心血管疾病:在夏天,高血压、动脉硬化症、二尖瓣狭窄、肺水肿等引起动静脉压力升高的疾病,均可能增加鼻腔血管破裂出血的风险,从而导致流鼻血。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在明确病因后转至心内科,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二尖瓣狭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解除二尖瓣狭窄。
- 4、血液疾病:在夏天,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引起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可能增加鼻腔血管渗血的风险,从而导致流鼻血。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及时就诊,并在明确病因后转至血液科,对原发病进行治疗,例如血友病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基因重组FⅧ制剂、病毒灭活的血源性FⅧ制剂或者基因重组FⅨ制剂。
- 5、其他疾病:急性发热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失调等疾病,也可能导致夏天流鼻血。
综上,为了排查原因,夏天流鼻血时,患者应在采取止血措施后,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受影像学检查、鼻腔及鼻窦检查、血压监测、血常规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