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嗜睡可能与近期睡眠不足、生物节律紊乱、怀孕、应用药物等非疾病因素有关,也可能是由于发作性睡病、抑郁症、高血压等疾病因素所引起。
一、非疾病因素。
- 1、近期睡眠不足:如果近期由于睡眠环境不舒适、精神压力过大等因素而影响睡眠,导致睡眠不足,使得大脑和身体无法得到充分休息,白天就容易困倦、打瞌睡,从而造成突然嗜睡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积极消除影响睡眠的不良诱因,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使用眼罩、耳塞等物品来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减少嗜睡情况的发生。
- 2、生物节律紊乱:如果近期由于时差、睡眠时间不规律、长期熬夜、白天午睡时间长等因素导致睡眠节律紊乱,影响睡眠,也可能会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积极调整作息,定时起居,避免熬夜,控制白天的睡眠时间,可帮助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嗜睡情况的发生。
- 3、怀孕:女性在怀孕以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通常会发生变化、基础新陈代谢的速度也会变快,以保证胎儿的生长发育,从而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为正常的早孕反应,无需过分担心,可以适当放慢工作的节奏,延长每天的睡眠时间来缓解。
- 4、应用药物:应用助眠剂(如阿普唑仑)、阿片类药物(如磷酸可待因)、抗精神病药物(如米氮平)、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等,也可能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可通过咨询医生调整用药剂量或改用其他药物,从而改善睡眠情况。
- 5、其他:更年期、维生素缺乏、酗酒、滥用大麻等毒品、吸入工业毒物或环己烷等有机溶剂,也可能会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
二、疾病因素。
- 1、抑郁症:部分不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由于夜间睡眠障碍、想要通过睡觉逃避目前的处境等心理,容易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此类患者还常出现疲乏感、兴趣减退、长期心情压抑、心理压力过大、思维迟缓、过度自责、食欲减退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自杀行为。因此,对于抑郁症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抗抑郁药物,必要时还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
- 2、高血压:部分高血压的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良、持续升高,影响机体血液循环,从而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此类患者还可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坎地沙坦等降压药来控制血压。
- 3、贫血:部分贫血的患者,由于血红蛋白浓度减少,从而影响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导致机体缺氧,出现突然嗜睡的现象。此类患者还可出现乏力、气短、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通常需要遵医嘱选择服用维生素B12片、叶酸片、硫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 4、其他:发作性睡病、Kleine-Levin综合征、特发性过度睡眠等睡眠障碍类疾病,创伤性脑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系统疾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也可能会导致突然嗜睡。建议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突然嗜睡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排除了非疾病因素,怀疑疾病导致,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心血管科等科室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脑电图检查、夜间多导睡眠图、睡眠呼吸监测、抑郁量表测试等检查明确病因,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从而改善睡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