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阴影,指在胸部X线或CT检查中发现的肺实质内存在高密度区,其常见原因包括肺部感染、陈旧性病变、良性病变以及恶性肿瘤等。
一、肺部感染。
- 1、细菌感染:由细菌感染所致的肺部阴影,多呈斑片状,可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阴影并随病情变化而动态变化。同时常伴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这类患者,可以在医嘱下使用青霉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 2、病毒感染:由病毒感染所致的肺部阴影,多呈磨玻璃影,常累及肺小叶,严重时也可见双肺弥漫性浸润。同时伴有高热、头痛、咳嗽、呼吸困难、全身疼痛等症状。这类患者,可在医嘱下使用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进行抗病毒治疗。
- 3、结核感染:由结核感染所致的肺部阴影,多呈片絮状、磨玻璃样的阴影,多出现在两侧上肺的尖、后段和下叶的背段等,也可表现为球形阴影或粟粒样病灶。同时伴有低热、干咳、消瘦等症状。这类患者,应及时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尽快明确诊断,开始早期、规律抗结核治疗。
- 4、其他感染:肺部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肺曲霉病等多种感染都可以引起特征性肺部阴影,均应积极治疗。
二、陈旧性病变。
- 肺部陈旧性病变可以出现局部机化、钙化,而不能被机体吸收,从而可以引起肺部阴影,但没有咳嗽、咳痰、乏力、消瘦等症状,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即可。
三、良性病变。
- 多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一般较少见,主要包括肺囊肿、肺错构瘤、肺隔离症等。这些异常多不需要特殊治疗,在出现严重咳嗽、咳痰等症状时,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 1、肺囊肿:多发生于男性儿童和青壮年,其阴影特点为单个或多个圆形薄壁阴影、边缘清楚,如果囊肿和支气管相通,就会在阴影中发现气液平面。
- 2、肺错构瘤:典型阴影特点为“爆米花样”。
- 3、肺隔离症:所致的肺部阴影多呈不规则的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密度均匀。
四、恶性肿瘤。
- 由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引起的阴影,多呈圆形,边缘常有分叶、“毛刺”表现,同时可伴有刺激性咳嗽、胸痛、低热、消瘦等症状。有时其临床表现不明显,常需要与肺部感染及良性肿瘤进行鉴别。这类患者,需及时到肿瘤科胸外科、呼吸科就诊,尽快完善胸部CT检查、痰化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或CT定位下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综上所述,引起肺部阴影的原因有很多,建议出现肺部阴影的患者,及时到胸外科、呼吸内科、肿瘤科等科室就诊,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尽快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