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口苦口臭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郑树国
郑树国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预防保健科   主任
国家重点学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出现口苦、口臭(口腔异味)的症状,可能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的;从中医角度看,其可以与食积胃肠、肝火旺盛、肝胆湿热等相关;从西医角度看,其还可能是由于牙龈炎、胃炎、糖尿病等导致的。

一、非疾病原因。

  • 由于进食后,口腔中会有食物残渣残留,这些残渣经细菌分解会产生有气味的气体,并可能引起味觉异常,从而引起口苦、口腔异味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通过进食后漱口、使用牙线、刷牙等方法缓解。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口腔卫生,可以避免口苦、口腔异味的发生,也有利于维持齿龈健康。

二、中医角度。

  • 1、食积胃肠:多由于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油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当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时,就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这些未被消化的食物,积滞在胃肠道中,可以化热、化腐,化热可以蒸腾胆汁上泛、化腐可以产生腐败气体,致使出现口苦、口腔异味的症状,同时伴有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打嗝伴有酸腐异味,或见腹泻、大便粘腻、泻后腹痛减轻等症状。这类患者,可在医嘱下以消食导滞为治法,服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等方药进行治疗。
  • 2、肝火旺盛:多由于经常急躁易怒,或长期情绪不畅,引起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日久导致肝火旺盛,肝火可以蒸腾胆汁和胃中浊气,从而引起口苦、口腔异味的症状,同时还可伴有头痛头胀、双目发红肿痛、胁肋部疼痛等不适。这类患者,可以遵医嘱以疏肝泻火为治法,服用左金丸、龙胆泻肝汤、丹栀逍遥丸加减进行治疗。
  • 3、肝胆湿热:多由于长期暴饮暴食、或经常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导致脾胃运化失常、胃气上逆,日久会引起体内湿热蕴结,当湿热阻于肝胆时,则可以引起肝失疏泄、胆汁上泛,从而引起口苦、口腔异味的症状,同时还可伴有胁肋部疼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这类患者,可以遵医嘱以清热利湿、清肝利胆为治法,服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进行治疗。

三、西医角度。

  • 1、牙龈炎:由于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和牙结石与口腔中细菌发生发酵反应,可以产生有气味的气体,从而导致出现口苦、口腔异味,同时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龈红肿疼痛等表现。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口腔科就诊,并通过洁治术等方式彻底去除菌斑、牙石,同时可在局部应用1%-3%过氧化氢液、0.12%~0.2%氯己定或碘制剂等,以促进炎症消退。
  • 2、胃炎:由于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可以影响食物正常消化,夜间肠蠕动、消化液分泌减少,会进一步加重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发酵,从而导致出现口苦、口腔异味,同时常伴有腹胀、腹痛、打嗝等症状。这类患者,应及时到消化科就诊,在医嘱下服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胶体次枸橼酸铋等药物进行治疗;如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还应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治疗。
  • 3、糖尿病: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从而引起口腔、咽喉部炎症;或当糖尿病患者病情恶化,出现糖尿病性胃轻瘫时,会影响胃肠消化功能,这些都可以引起出现口苦、口腔异味。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内分泌科就诊,并在医嘱下积极控制血糖。
  • 4、其他疾病:牙周炎、牙髓炎、根尖周炎、智齿冠周炎及龋齿等口腔疾病,都可以引起口苦、口腔异味。

综上所述,在出现口苦、口腔异味时,可以先通过刷牙、漱口等方法尝试缓解异常症状。若这些措施无效,或出现了腹胀、胃痛、胸胁疼痛、身体沉重、牙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诊,由专科医生综合病史、临床表现等进行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发布时间:2024-12-31 19:12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