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涨奶一般会持续2~3天。泌乳素和雌孕激素相互拮抗,产后雌孕激素下降,泌乳素升高,刺激乳房产生乳汁,乳腺管及周围组织膨胀,就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生理反应,从而引起涨奶。产后涨奶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发生在产后3天左右。针对这种情况,可采用以下措施:
1、多哺乳:产后要让孩子多次吸吮乳汁,促进乳汁排出。孩子吸吮乳汁时,要含住整个乳晕,不能只含住乳头。如果孩子只含住乳头,可能无法吸吮到乳汁,还可能会导致产妇出现乳腺炎。建议是每2~3小时喂1次。
2、冷、热敷:哺乳前,可使用湿热的毛巾热敷乳房几分钟,配合轻柔的按摩和拍打动作,可使乳房和乳晕软化,减轻涨奶症状;如果胀痛严重,可先将乳汁挤出,然后使用冷毛巾、冷水袋、土豆片、圆白菜进行冷敷,可减轻乳房充血,缓解胀痛。
3、按摩:产妇可以按摩疏通乳房,但要按照乳腺导管的走向进行按摩,即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挤压,用力应均匀,力度适中,不能过度用力。
4、吸奶器:如果乳汁分泌过多,孩子无法吸完,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干净,可以帮助缓解涨奶。
5、饮食调节:少喝催奶糖水,避免过多摄入高脂、高糖食物,以免导致乳汁分泌过多、浓稠。
需要提醒的是,当发生产后涨奶时,应及时排空乳房,不能因为怕痛而减少喂奶次数,这样会进一步造成乳汁停留,加重产后涨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