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牙龈)上有白色凸起,如果发生于新生儿,可能是由于马牙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如果发生于成年人,则可能是由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牙槽骨增生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需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马牙又称上皮珠,是一种特殊的新生儿生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口腔上颚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进而可造成牙肉上有白色凸起的现象,可能伴有烦躁、咬奶头甚至拒食等表现。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数周后即可自然消失;但对于影响进食或发生破损感染等情况的患儿,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治疗。
二、疾病因素。
- 1、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指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在急性期,可因局部组织细胞被细菌毒素损害后发生坏死、溶解、液化,而形成脓液。随着病情进展,当脓液穿破骨膜达到黏膜下时,牙龈部位就会形成一个半球形的白色脓包,进而造成牙肉上有白色凸起的现象,并伴有牙齿持续性地跳痛、咬合时剧痛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在急性期应进行切开排脓,以促进炎症物质排出;而在急性期缓解后,可采取根管治疗术,以达到彻底清除感染物、修复缺损的目的。
- 2、牙周脓肿:牙周脓肿是发生于牙周袋中或深部牙周结缔组织中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在急性期可表现为牙龈上有椭圆形或半球状的白色脓包,进而造成牙肉上有白色凸起的现象,常伴有牙龈红肿、牙齿松动、发热、乏力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在医生的帮助下,根据脓肿的部位及表面黏膜的厚薄,选择从牙周袋内或牙龈表面进行切开引流,之后再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脓腔,以保证感染物彻底清除干净;同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控制感染,或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进行含漱,以促进局部炎症消退。
- 3、牙槽骨增生:牙槽骨增生是指由于局部咬合力过强、偏侧咬合、拔牙、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导致牙槽骨表面出现小突起,进而造成牙肉上有白色凸起的现象,可伴有局部充血水肿、疼痛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或有明显不适者,应积极针对病因治疗,或通过手术对牙槽骨进行修整。
- 4、其他疾病:除上述疾病外,阻生牙、牙龈瘤等,也可能导致牙肉上有白色凸起,应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引起牙肉上有白色凸起的原因较多,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口腔科,通过口腔检查、血常规、X线等检查,确定病因,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加重牙齿和牙龈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