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一点声音就睡不着,可能是由于对细微声音敏感、压力过大、生活环境改变、作息不规律、机体激素水平变化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1、对细微声音敏感:有些人天生对各种细微声音比较敏感,睡觉时如果周围环境有细微声响,就容易睡不着。对于这种情况,可尽量选择安静的环境睡觉,或者睡觉时戴耳塞,避免外界声音干扰睡眠。
- 2、压力过大:自身压力过大,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焦虑状态,容易导致睡眠轻浅、多梦,即使听到轻微的声音,也可立刻苏醒,并可能难以再次入睡。对于这种情况,建议积极调整个人的心态,日常学习、工作松弛有度、劳逸结合,还可多与亲友交流、倾诉,以缓解精神状态,有助于改善睡眠状况。
- 3、生活环境改变:由于搬家等原因,生活环境发生变化,因对周围环境陌生、缺乏安全感,精神状态会高度警觉,听到一点声音就可能睡不着。对于这种情况,一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对周围环境熟悉后,睡眠状态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 4、作息不规律:日常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节律紊乱,甚至昼夜颠倒,会影响睡眠状态,降低睡眠质量,从而出现听到一点声音就睡不着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通过调整作息,定时起居,并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可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 5、机体激素水平变化:女性更年期时,机体性激素水平会产生波动或降低,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等症状,从而导致听到一点声音就睡不着的情况发生,日常还可能伴有心悸、头痛、易疲劳、易怒、月经紊乱等。对于这种情况,一般更年期过后,睡眠情况可自行改善;但如果睡眠质量持续较差,可及时去医院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雷美替胺、帕罗西汀等药物来帮助改善睡眠。
- 6、其他:喝大量的咖啡或浓茶、睡前长时间玩手机或剧烈运动等,也可能会影响睡眠的稳定性,睡觉时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从而出现听到一定声音就睡不着的情况。因此,建议日常限制咖啡或浓茶的摄入,控制玩手机的时间,睡前避免剧烈运动,在睡觉时尽量保持放松、平稳的精神状态,可帮助快速进入稳定的睡眠状态,获得高质量睡眠。
二、疾病因素。
- 1、神经衰弱:本病常可引起睡觉时易惊醒、后不易再入睡、多梦、睡眠浅、醒睡眠质量差等睡眠障碍,同时,患者还经常出现脑力易疲乏、体力下降、精神易兴奋、烦躁、头痛、腰背痛等症状。此类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劳逸结合,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必要时还可遵医嘱应用氟西汀、度洛西汀、米氮平、地西泮等药物进行治疗。
- 2、焦虑症:本病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焦虑状态,经常会出现紧张、不安、难以控制的忧虑,即将来临的危险、恐慌或厄运感,导致患者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受到轻微刺激就会过度反应,从而可能出现听到一定声音就睡不着的情况,同时还可伴有心率、呼吸加快,以及出汗、心悸等症状。此类患者建议积极就医进行心理治疗,同时遵医嘱应用地西泮、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
- 3、抑郁症:本病患者长期心情压抑、心理压力过大,常会有入睡困难、睡眠轻浅、多梦、早醒、睡眠感缺失等多种睡眠障碍表现,睡觉时容易被细微动静吵醒,且醒后大多难以再次入睡,同时患者还经常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思维迟缓、过度自责、食欲减退等症状,甚至出现自杀行为。此类患者建议尽早就医,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积极接受心理治疗,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服用氟西汀、舍曲林、度洛西汀、米氮平、安非他酮等抗抑郁药物,必要时还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等辅助治疗。
- 4、其他: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甲亢等疾病,也可能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听到一定声音就睡不着的情况发生,建议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综上可见,听到一点声音就睡不着,其原因复杂多样,而且,如果长期存在这种睡眠问题,可能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甚至导致机体易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因此,如果长期存在睡眠问题,并对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则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及时去医院精神心理科、内分泌科等科室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脑电图检查、激素检查、焦虑自评量表测试、抑郁量表测试等检查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