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一直沙沙响,可能是由于耳内进水、耵聍等非疾病因素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耵聍栓塞、外耳道异物、急性中耳炎、梅尼埃病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耳内进水:洗澡、洗脸或游泳时意外导致耳内进水,当水在耳内流动时,可出现沙沙的声音。一般随着时间推移,耳内的水会随体温逐渐蒸发,同时也可适当采用单足跳动法使水流出外耳道,或者应用洁净的细棉签探入外耳道吸出水。当耳内的水排出后,耳内的声音也可消失。
- 2、耵聍:外耳道内有较多的耵聍(耳屎),耵聍活动时,耳朵内可出现沙沙的声音。当取出外耳道内的耵聍(耳屎)后,耳内的沙沙声也不会再出现。
- 3、其他:长期熬夜、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可能对内耳和听神经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神经性耳鸣,从而出现耳朵里有沙沙的声音。日常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保持稳定的精神状态,耳朵里的声音多可逐渐减轻、消失。
二、疾病因素。
- 1、耵聍栓塞:本病是由于耵聍(耳屎)分泌过多,阻塞外耳道引起的,当耵聍与外耳道产生摩擦时,可能会出现沙沙的声音;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及时就医,医生会借助耵聍钩、碳酸氢钠软化、吸引器、耳内镜等方式将耵聍取出。
- 2、外耳道异物:小玩具、沙子、小石头、蚊虫、蟑螂等异物进入外耳道,当异物移动时,可导致耳内出现沙沙的声音,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耳痛、耳道异物感、耳闷、听力下降等。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将耳内异物取出;异物取出后,如有外耳道炎症,或者取出过程中损伤了外耳道皮肤,可遵医嘱适当局部应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药物治疗。
- 3、急性中耳炎:本病常因细菌感染导致,会引起耳内分泌物增多、耳内流脓等症状,从而可能导致耳内出现沙沙的声音,患者还可同时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闷、发热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红霉素、头孢呋辛、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手术治疗。
- 4、梅尼埃病:本病可导致膜迷路积水,使内耳的压力增高,进而可能导致耳内一直有沙沙的声音,部分患者耳内还可出现持续性低音调流水声、吹风声,或者高音调蝉鸣声、汽笛声或哨声;另外,患者还可同时伴有眩晕、听力下降、耳闷胀感等。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倍他司汀以及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治疗,以帮助改善内耳微循环;同时,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鼓室注射糖皮质激素、低压脉冲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等。
- 5、其他:贫血、鼓膜穿孔、颅脑外伤等疾病,也可能导致耳朵里有沙沙声的情况发生。建议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综上可知,耳朵里一直沙沙响的原因复杂多样,如果怀疑疾病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前往耳鼻喉科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耳镜检查、颞骨CT、听力检测等检查明确病因,然后遵医嘱积极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