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熬夜舌头起泡

刘宏伟
刘宏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口腔黏膜科   学科带头人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熬夜舌头起泡(水疱),可能是熬夜引起身体免疫力低下,导致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见于口腔单纯疱疹。此外,熬夜舌头起疱也可能是唾液腺黏液囊肿、天疱疮、药物过敏性口炎等原因所引起的。临床上,针对不同的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一、口腔单纯疱疹。

  • 1、原因分析:本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发生在口腔黏膜及口周皮肤、以疱疹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发病时,局部出现成簇小水疱,似针头大小,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形成浅表溃疡或糜烂,局部有烧灼痛、紧绷感等不适。另外,患者发病前可有发热、头痛、疲乏、全身肌肉疼痛等表现。
  • 2、治疗方法:如果全身反应较轻,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比如遵医嘱局部涂擦西瓜霜粉剂、四环素甘油糊剂或者含葡萄糖酸氯己定片等;如果全身反应明显,治疗以全身抗病毒治疗为主,比如口服阿昔洛韦片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等。

二、唾液腺黏液囊肿。

  • 1、原因分析:本病是常见的唾液腺瘤样病变,包括一般的黏液囊肿和舌下腺囊肿,主要由局部创伤和导管系统阻塞引起。其中,黏液囊肿好发于下唇及舌尖腹侧。囊肿位于黏膜下,表面仅覆盖一薄层黏膜,故呈半透明、浅蓝色小泡,状似水疱,质地软而有弹性。囊肿很容易被咬伤而破裂,流出蛋清样透明黏稠液体后,囊肿消失。破裂处愈合后,又被黏液充满,再次形成囊肿。而舌下腺囊肿大多位于舌下区,呈浅紫蓝色,扪之柔软有波动感。
  • 2、治疗方法:小唾液腺黏液囊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将囊肿连同其表面部分黏膜完整切除;舌下腺囊肿根治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

三、天疱疮。

  • 1、原因分析:本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黏膜皮肤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起疱前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咽时刺痛感,随之出现1~2个或广泛发生的水疱。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易破溃出现糜烂面,破后残留疱壁,并向四周退缩。患者还可伴有皮肤水疱,水疱多发生在前胸、躯干、头皮、颈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疱壁薄而松弛、易破,感染后可化脓。
  • 2、治疗方法:本病属于严重的皮肤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治疗。治疗的首选药物是糖皮质激素,比如泼尼松片,也可联合环磷酰胺胶囊等免疫抑制剂,以及静脉注射人血丙种免疫球蛋白;如果口内糜烂疼痛明显,可用1%~2%利多卡因液涂搽,如果伴有细菌感染,可用复方氯己定液或0.25%四环素液含漱。

四、药物过敏性口炎。

  • 1、原因分析:本病是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含漱等不同途径进入机体内,使过敏体质者发生超敏反应而引起的黏膜及皮肤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时,局部黏膜灼热发胀,继而出现红斑充血、肿胀,水疱渗出、糜烂坏死。这种水疱疱壁薄,破后可见残余疱壁,并可伴有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表现,皮肤损害好发于手足四肢、颜面等部位。
  • 2、治疗方法: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应遵医嘱停止使用可疑致敏物质,并避免再次接触,可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如果症状严重,需口服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引起熬夜舌头起疱的原因较多,如果症状严重,建议患者可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就诊,配合医生进行专科查体、病理学检查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开展治疗。

发布时间:2023-12-26 14:39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