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时疼时不疼,即阵发性牙痛,可能是由于龋齿、急性牙髓炎或者楔状缺损等疾病引起的。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一、龋齿。
- 1、原因分析:龋齿是一种在细菌感染等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疾病。本病患者可能由于龋坏累及到牙本质层,出现牙齿敏感症状;或食物残渣堆积在龋洞内,刺激局部组织,进而表现为阵发性牙痛。
- 2、处理措施: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龋损的不同程度确定治疗方案。比如,局部应用75%氟化钠甘油糊剂、8%氟化亚锡溶液等药物,不仅可以促进牙齿再矿化,进而修复早期龋损,还有助于预防龋齿进一步发展;而银汞合金充填术、复合树脂直接粘接修复术等方法,可以在去除龋坏组织后,用相应材料恢复牙齿的外形和功能。
二、急性牙髓炎。
- 1、原因分析:急性牙髓炎(包括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是指由于细菌感染、急性牙外伤、离子导入治疗、充填材料刺激等原因,导致牙髓组织发生的急性炎症性病变。本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痛,并可伴有夜间疼痛较白天剧烈、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等症状。
- 2、处理措施:这种情况下,患者应首选一疗次根管治疗,以彻底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组织,去除感染源,并对根管进行适当消毒,最后严密充填根管,以杜绝再次感染的机会。如果暂时无法进行根管治疗,则可通过开髓引流术来减轻牙髓腔内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此外,患者还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来控制感染,使用布洛芬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来减轻疼痛。对于无法保留的患牙,应进行拔除,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
三、楔状缺损。
- 1、原因分析:楔状缺损是指牙齿的唇、颊或舌面牙颈部的硬组织,在机械摩擦、酸蚀以及应力集中等因素长期作用下逐渐丧失,形成两个光滑斜面、口大底小的楔形缺损。如果病变深达牙本质,则患者可在食用冷、热、酸、甜的食物后出现牙疼等不适症状。
- 2、处理措施:这种情况下,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比如使用抗敏感牙膏、应用脱敏剂(比如极固宁)等;并及时在垫底后,使用复合树脂或玻璃离子粘固剂等材料充填缺损部位。
四、其他疾病。
- 除上述疾病外,牙龈炎、牙周炎、牙隐裂等,均可能导致阵发性牙痛,应积极治疗。
需要提醒的是,阵发性牙痛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口腔清洁,按时刷牙,饭后漱口;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吃一些过冷、过热、过硬、过甜、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喝碳酸饮料;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口腔科,通过血常规、X线等检查确定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以尽快改善不适症状,避免牙齿损害继续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