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病毒的一种,一般寄生的人或动物活细胞上,在体外一般存活时间较短,但仍有传播的风险。通常可通过一些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有效灭活。
一、物理方法:
1、加热:可以将耐热物品处于水温56摄氏度的环境中,持续煮30分钟以上,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日常可用于家庭中水杯、碗、锅等用具的消毒。
2、紫外线:平时使用发光谱线为253.7nm的紫外线灯,或者是发光谱线为185nm的臭氧紫外线灯,持续消毒30分钟以上,能够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由于光的直线传播特性,用于家庭中可能会使遮挡地方消毒不到位,且经常开窗通风也可达到一样的消毒效果。因此紫外线灯在家庭消毒中不太常见。
二、化学方法:
1、75%乙醇:也叫医用酒精,在手部、物品表面等清洁消毒时,可用各种类型的75%酒精消毒液,比如喷雾、溶液、酒精棉片等,从而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2、过氧乙酸:属于高效消毒剂,主要应用于房屋、餐具、家具等的消毒,也有助于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3、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漂白水等含氯消毒液,性质稳定,杀菌性强,是医院、家庭、公共场所等比较常用的杀菌制剂,可用于地面消毒或马桶、厕所、把手、桌面、开关、墙壁、门窗、家具等日常可能接触使用的物品表面的消毒。需要注意,含氯消毒液一般有较强的腐蚀性,需要稀释后进行使用,也不宜与洁厕灵合用,以免释放出有毒气体氯气,对身体造成损害。
4、其他:其他一些家庭不常用的脂性溶剂如乙醚、氯仿等也可有效灭活病毒,但由于容易残留,对人体伤害较大,因此一般主要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消毒。
另外,一些家纺、衣物可通过在太阳底下暴晒的方式进行杀毒灭菌,还可以经常开窗通风以达到空气消毒净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