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延期量少,是指出现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的症状,可能是由于精神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炎、宫腔粘连、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因素所致。
一、非疾病因素。
- 1、精神因素:如果平时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焦虑或忧郁等,或者遭遇重大的精神创伤,可能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干扰正常的月经,从而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等情况发生。对于这种情况,需要积极调整情绪,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通常,在情绪调整以后,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
- 2、饮食因素:如果平时为了追求苗条而过度节食,导致身体缺乏营养,这样脑垂体就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无法分泌足够的促性腺激素,卵巢等生殖器官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从而出现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的现象,严重者甚至会出现闭经。对于这种情况,应该恢复正常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一般在恢复正常饮食后,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
- 3、药物因素:如果经常服用避孕药,会破坏女性体内激素的平衡,干扰正常的月经,从而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停用避孕药,通常在停药一段时间以后,月经会逐渐恢复正常。
- 4、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等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等症状发生。对于这种情况,通过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则月经可逐渐恢复正常。
二、疾病因素。
- 1、内分泌失调:如果出现内分泌失调,容易使体内激素紊乱,可能会出现雌激素水平下降的情况,这样子宫内膜就不能很好的增生、脱落,从而可能表现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的现象。同时患者还可伴有烦躁、失眠、疲劳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日常应注意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并保持心情放松,有助于改善内分泌失调。
- 2、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炎是指病原体突破宫颈的防御侵入子宫内膜而发生的炎症,属于盆腔炎性疾病之一。炎症可对子宫内膜产生一定的破坏,从而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等情况发生。同时患者还可伴有下腹痛或下腹坠胀、发热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以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为主,一般选择广谱抗生素或联合用药,包括头孢噻肟、克林霉素、甲硝唑等。
- 3、宫腔粘连:如果既往进行过人工流产、清宫手术等操作,可能会使子宫内膜受到损伤,造成宫腔粘连,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并影响经血的正常排出,从而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的症状发生,患者还可伴有小腹疼痛、不孕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通常需要行宫腔粘连分离手术,术后宫内放置节育器或者进行球囊扩张,防止宫腔再粘连。
- 4、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如果患有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会出现卵巢功能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减少,进而会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这样子宫内膜就不能很好的增生、脱落,从而可表现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少,患者还可同时伴有潮热、盗汗、性欲下降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以激素补充治疗为主,患者可遵医嘱应用雌激素(如戊酸雌二醇片)、雌孕激素复方制剂(如雌二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
- 5、其他:甲状腺功能低下、重度营养不良、垂体微腺瘤等疾病,也可能会导致月经推迟、月经量少的情况发生。
综上可知,月经延期量少,其原因复杂多样,如果排除了非疾病因素,怀疑疾病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妇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体格检查、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超声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以促进月经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