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洗完澡脸肿

左亚刚
左亚刚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皮肤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洗完澡脸肿,可能是由于水温过高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皮肤过敏、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因素导致的。临床上,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

一、非疾病因素。

  • 如果洗澡时水的温度过高,则可能由于皮肤受到一定刺激,或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而出现脸肿。这种情况下,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温度下降后脸肿就会逐渐消失,一定不要为了凉快减少衣物,以免感冒。

二、疾病因素。

  • 1、皮肤过敏:如果洗澡时在脸部使用了一些沐浴露或护肤品等,则可能由于其中的某些成分刺激皮肤,导致过敏反应,从而引起脸肿,并伴有皮肤瘙痒、皮肤红斑等等表现。这种情况下,患者应立即用水温适宜的清水冲洗干净皮肤表面残留的沐浴露等物质,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过敏轻重程度,使用氯雷他定、特非他定、西替利嗪等药物治疗。
  • 2、慢性肾小球肾炎:如果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则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水肿,表现为晨起后眼睑浮肿、面部浮肿以及午后双下肢踝部浮肿等,并可能在洗澡后因受凉而导致病情加重,从而引起脸肿,并伴有血尿、蛋白尿等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等利尿剂,以缓解水肿症状;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比如氯沙坦、厄贝沙坦等),降低血压,延缓疾病的进展。而且,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等。

需要提醒的是,洗澡时应保证温度适宜、时间不要过长、浴室内空气流通,并注意不要空腹洗澡,避免脸肿、晕澡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发布时间:2024-01-29 13:00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