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怀孕多长时间,一般都不会流出褐色分泌物。如果怀孕时阴道流出褐色分泌物,则提示存在少量阴道出血情况,可能是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非疾病因素所致,也可能是由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胎盘异常、生殖系统炎症等疾病因素所致。
一、非疾病因素。
- 在怀孕早期,部分孕妇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胚胎着床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这种情况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出血多会自行停止、消失。
二、疾病因素。
- 1、异位妊娠:如果孕妇存在异位妊娠的情况,即受精卵着床在输卵管等子宫体腔以外的部位,随着胚胎生长、变大,可能导致局部组织轻微破裂出血,进而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症状,同时还可能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应用甲氨蝶呤治疗,或者采用输卵管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
- 2、先兆流产:怀孕28周以前,如果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或者在怀孕期间过度劳累等,则可能导致先兆流产,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现象,同时还可伴有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等症状。此类患者可采用卧床休息、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黄体酮)等保胎措施。经过治疗后,若症状消失,则可继续妊娠;若阴道流血及腹痛症状加重,无法控制,应及时终止妊娠,尽可能使妊娠物完全排出。
- 3、胎盘异常:如果出现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妊娠期并发症,病情较轻时,可能会有无痛性少量阴道出血的症状发生,部分孕妇还可能同时伴有腹痛不适。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就医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胎盘情况,并积极进行医疗干预,比如遵医嘱肌内注射黄体酮等保胎,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等,必要时还可遵医嘱终止妊娠。
- 4、生殖系统炎症:如果孕妇患有阴道炎、宫颈炎等炎症性疾病,则可导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肿,质地变脆而容易出血,从而出现少量阴道出血的症状,患者还可同时伴有白带增多、外阴瘙痒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阴道炎为例,建议根据不同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例如,孕妇患细菌性阴道炎时,可口服克林霉素治疗;患念珠菌性阴道炎时,可遵医嘱用克霉唑、咪康唑等抗真菌药治疗。
为了保证孕期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如果孕期出现阴道出血等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去正规医院产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B超检查等明确原因,必要时遵医嘱积极进行治疗,以尽可能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