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泌乳素血症是由于体内泌乳素水平过高所导致的一种状态。其发生多与生理变化、药物因素、下丘脑病变、垂体疾病等原因影响泌乳素分泌有关,主要症状包括月经改变、乳房变化、性功能障碍等,通常可以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一、病因。
- 1、生理变化:妊娠、哺乳期,以及睡眠、情绪紧张、饥饿、进食和应激刺激等,均可引起生理性泌乳素分泌增多。
- 2、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以导致高泌乳素血症,如抗精神病药、某些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等。
- 3、下丘脑病变:下丘脑是控制垂体前叶激素分泌的重要结构,如果下丘脑受损,会导致泌乳素分泌过度。常见疾病包括颅咽管瘤、炎症等。
- 4、垂体疾病:垂体腺瘤是引起高泌乳素血症的常见病因,垂体腺瘤可以分泌过量的泌乳素,从而导致高泌乳素血症。
- 5、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乳腺刺激、多囊卵巢综合征、慢性肝肾功能不全、颅脑手术及外伤、恶性肿瘤等多种原因,均可影响泌乳素的分泌,进而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
- 1、月经异常: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导致女性月经周期异常,如月经量变少或变多,月经周期变长或变短,甚至可能出现闭经。
- 2、乳房变化:高泌乳素血症可导致女性乳房增大、溢乳等症状,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增大,甚至出现乳头疼痛或乳房肿块等表现。
- 3、性功能障碍: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影响患者的性功能,如性欲降低、不育、不孕、流产等。
- 4、其他症状: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导致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甚至可能影响视力。
三、治疗方法。
- 生理因素引起者,仅需消除相关因素后复查,无需特殊治疗;病理因素引起者,应根据情况采取药物、手术等治疗。
- 1、药物治疗:多数病理性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溴隐亭、二氢麦角隐亭等药物,降低体内泌乳素水平,从而改善症状。
-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遵医嘱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如手术切除垂体瘤等。
- 3、其他:如垂体腺瘤较大或术后复发者,可以遵医嘱进行放射治疗。
综上所述,建议可能存在高泌乳素血症的患者,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就诊,完善专科查体、性激素水平测定、颅内MRI或CT、垂体功能评估等,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并尽早开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