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丘疹主要表现为坚实性丘疹,多为黄白色,表面光滑,顶部尖圆,相互之间不融合,直径约1~2mm,上面覆盖有极薄的表皮,可挤压出坚实的角质样球状颗粒。皮损发展缓慢,可能会持续多年,也可能会自然脱落、消失。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
粟丘疹是起源于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皮肤良性肿物或潴留性囊肿,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型粟丘疹和继发型粟丘疹两种,原发型粟丘疹常见于眼睑、脸颊及额部,成年人也可发生于生殖器;而继发型粟丘疹多位于耳廓、手背、前臂和外伤皮损处。
粟丘疹属于良性病变,通常不需要治疗。如果有美观需求,可采取局部针刺治疗,医生会先用75%酒精对皮损处消毒,然后用针挑破丘疹表面的皮肤,挤出角质样内容物。此外,激光消融、电干燥法等物理方法也可用于本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