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背俞穴

陆永辉
陆永辉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针灸科   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背俞穴又称为“俞穴”,其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并以脏腑的名字命名的特定穴。背俞穴均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上,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大体依脏腑位置的高低而上下排列,共12个,包括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

1、肺俞:位于脊柱区,第3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宣肺理气、滋阴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咳嗽、气喘、咯血、骨蒸潮热等病症。

2、厥阴俞:位于脊柱区,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疏通心脉、宽胸理气的功效,适用于疾病性气喘、心悸、胸痛等病症。

3、心俞:位于脊柱区,第5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宁心安神、宽胸理气的功效,适用于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以及咳嗽、吐血等病症。

4、肝俞:位于脊柱区,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疏肝利胆、清肝明目、息风定惊的功效,适用于黄疸、胁痛等肝胆疾病,目赤肿痛、视物模糊等目系疾患,以及脊背痛等病症。

5、胆俞:位于脊柱区,第10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疏肝利胆、养阴补虚的功效,适用于黄疸、口苦、肋痛等肝胆疾患,以及肺痨、潮热等病症。

6、脾俞:位于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健脾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适用于腹胀、腹泻、痢疾、呕吐、纳呆等脾胃疾患,以及背痛等病症。

7、胃俞:位于脊柱区,第12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患,以及背痛等病症。

8、三焦俞:位于脊柱区,第1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其具有调三焦、利水道的功效,适用于肠鸣、泄泻、水肿、小便不利等病症。

9、肾俞: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其具有补肾填精的功效,适用于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病、耳鸣、耳聋等病症。

10、大肠俞: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其具有疏经活络、通调肠腑的功效,适用于腰痛、腹胀、泄泻、遗尿等病症。

11、小肠俞:位于骶区,平第1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处。其具有清热利湿、通调二便的功效,适用于腹泻、痢疾、腰骶痛等病症。

12、膀胱俞:位于骶区,约平第2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1.5寸处。其具有通调膀胱、清热利湿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利、遗尿、腰骶痛、腹泻、便秘等病症。

背俞穴和脏腑有特殊的联系,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虚实盛衰,治疗脏腑相关疾病。存在相关不适者,建议尽早到正规医院中医科就诊,由专科医生经辨证后,对特定的穴位施行针刺、灸法等,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发布时间:2024-06-26 09:31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