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是由多种物理损伤、生化改变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脑组织内水分增多,脑体积增大的病理状态,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意识障碍、语言障碍、瘫痪等。脑水肿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
1、病因:几乎所有的颅脑疾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引起脑水肿,包括脑炎、脑出血、脑部肿瘤等,颅脑外伤、中毒、胎儿或新生儿窒息也可影响脑部血流量,引起脑水肿。
2、症状:脑水肿的主要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前者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后者主要表现为癫痫及瘫痪。另外,根据原发疾病不同,还可出现其他的伴随症状,比如颅内感染患者可合并发热、寒战、全身乏力等。
3、治疗:脑水肿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降低颅压,物理治疗可应用亚低温治疗和高压氧疗来减轻脑水肿。经保守治疗未见好转者,需及时进行脑脊液引流术、颞肌下或大骨瓣减压术等减压手术。
脑水肿的预后与引起脑水肿的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在及时得到治疗的情况下,多数脑水肿可以缓解。若不及时治疗或疗效不佳,颅内高压达临界点时,脑部组织因压力作用脱位进入底池,形成脑疝,可导致患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