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针灸理论中,没有曲阳穴这个穴位。临床常用的含有“曲”字的穴位包括曲垣、曲泽、曲池、曲泉等穴位。
1、曲垣:位于在肩胛部,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2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取穴时,可采取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内上端凹陷处取穴。曲垣穴具有舒筋活络、疏风止痛的功效,可配合治疗冈上肌腱炎、肩胛部拘挛疼痛、肩背痛、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等。
2、曲泽:位于肘部,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取穴时,可采取微屈肘、伸掌体位,在肘横纹水平,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取穴。曲泽穴具有清心泻火、除烦镇惊、理气调中的功效,可配合治疗心痛、心悸、善惊、胃痛、呕血、呕吐、暑热病、肘臂挛痛、上肢颤动等病症。
3、曲池:位于肘部,在肘横纹尽头,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取穴时,可采取屈肘成直角的体位,在肘横纹尽头凹陷中取穴。曲池具有清热解表、消肿止痛、调和气血、疏经通络的功效,可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眩晕、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隐疹、湿疹、瘰疬、癫狂等疾病。
4、曲泉:位于膝部,在胫骨内侧髁后缘,半膜肌、半腱肌止点前上方。取穴时,可采取屈膝体位,在膝内侧,胫骨内髁之后,腘横纹内侧端,半腱肌肌腱内缘凹陷中取穴。具有调经止带,清热利湿,舒筋活络的功效,可配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产后腹痛、腹中包块、遗精、阳瘘、疝气、小便不利、膝髌肿痛、下肢痿痹等病症。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理论复杂,建议需要治疗、调理的患者,到正规医院的针灸科、康复科就诊,由专科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及治疗。患者不宜自行判断,更不能自行针刺、艾灸,以免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