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单纯饮茶不能治疗肝风,因此不存在“肝风最怕三种茶”这种说法。
肝风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气亢盛或阴虚不能制阳,阳升无制,扰动筋脉,从而引起动摇、抽搐、震颤等“风动”症状的疾病。中医认为筋为肝所主,因此“肝风”又称“风阳内动”、“肝风内动”等。这类患者往往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常见证型包括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等。
1、肝阳化风:多由于年老久病、劳累过度、房劳过度、情志不畅等原因,引起肝肾阴亏而无以制阳,致使虚阳扰动,亢而化风,故见筋肉跳动、肢体麻木震颤、眩晕欲仆等症状,严重者可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甚则卒然仆倒、不省人事等症。这类患者多以平肝息风、滋阴潜阳为治法,遵医嘱使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方药治疗。
2、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邪热炽盛,煎灼津液,伤及营血,燔灼肝经,使其筋脉失其濡养,阳热亢盛则化而为风,故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手足抽搐、鼻翼煽动、目睛上吊等症状,严重者可见意识障碍。这类患者多以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为治法,遵医嘱使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
3、阴虚风动: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津亏损,或由于久病耗伤,阴液大亏所致。由于阴液枯竭,无以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变生内风,故见筋肉跳动挛缩、手足蠕动等症状。这类患者多以滋阴息风为治法,遵医嘱使用大定风珠加减治疗。
4、其他:此外,尚有血虚生风、血燥生风,多由于久病耗血、生血不足、失血过多等原因,引起筋脉失养、血络不荣,则变化成风。这类患者多以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为治法,遵医嘱使用阿胶鸡子黄汤加减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肝风内动的病情较重,患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积极治疗,同时应注意生活方式管理,避免经常熬夜、过度劳累、嗜食辛辣、急躁易怒等。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也可以根据病情适当饮用菊花茶、枸杞茶、决明子茶、桑叶茶等,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