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即心房颤动,属于中医“心悸”的范畴。在临床中,选择哪种中成药治疗,需要由专业中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辨证判断。
1、适合稳心颗粒的情况:稳心颗粒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功效。因此,稳心颗粒可以用于治疗辨证属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证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等。
救心丸是由人参茎叶总皂甙、牛胆膏粉、人工麝香、珍珠、牛黄、冰片、蟾酥、三七膏粉等中药组成,具有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的功效。因此,保心丸可以用于治疗辨证属于痰瘀痹阻心脉证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心悸、胸闷痛、短气、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痰多口腻等。
2、适合麝香保心丸的情况:麝香保心丸是由人工麝香、人参提取物、人工牛黄、肉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中药组成,具有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功效。因此,麝香保心丸可以用于治疗辨证属于气滞血瘀证的患者,典型表现为心悸、胸闷、心痛时作,口唇紫暗等。
3、其他:对于辨证不属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或气滞血瘀的患者,则不能使用上述两种药物,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中成药物包括天王补心丹、参松养心胶囊、心宝丸、归脾丸、保心丸、益心舒胶囊、通脉养心丸、复方丹参滴丸等。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房颤治疗以控制心室率而改善、抗凝而预防血栓形成为重点。研究表明,中医治疗在改善症状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抗凝效果暂不明确。因此,房颤患者须遵医嘱规律治疗,才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此外,对于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还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