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介入栓塞治疗,通常在第一次治疗的几周后,就会出现肿瘤体积明显缩小,视病情变化和治疗需求,可能会进行后续多次介入治疗。少数情况下,介入栓塞治疗失败,需要换用其他的肝癌治疗方式。
肝癌介入治疗,是经由肝动脉输注化疗药物和(或)栓塞剂,从而进行局部化疗和(或)阻断肿瘤血供的治疗方法。局部化疗的药物浓度高,且对全身细胞的不良影响小,杀灭肿瘤细胞后可导致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栓塞剂阻断血液供应后,肿瘤发生缺血坏死,也会出现体积缩小。所以对多数患者而言,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几周后,就可以发现肿瘤变小。
建议首次肝癌介入栓塞治疗4~6周后,行腹部CT平扫+增强和(或)MRI平扫+增强,从而观察肿瘤变化,评估介入疗效。如果注入栓塞剂后对肿瘤的血液供给控制不佳,肿瘤仍然有活性,可能体积变化不明显,需要多次治疗。另外,栓塞剂可能通过血管进入其他脏器,发生异位栓塞,导致其他脏器的缺血、坏死,而对肝癌没有见效。
综上所述,肝癌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因人而异,对多数患者而言,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进行疗效评估,并根据治疗效果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