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并没有“降肌酐十大特效药”的说法。肌酐是一种蛋白质和肌肉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主要由肾小球滤过后由尿液排出体外,因此在临床上常用来评估肾功能情况。其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过度摄入蛋白质、剧烈运动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此时并不需要服药;也可能是由于尿路梗阻、急性肾小管坏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因素引起的,此时需要针对不同的疾病应用不同的药物。
1、尿路梗阻:尿路梗阻是指由于泌尿系统本身及周围组织器官的疾病,导致尿路管腔不通畅或者尿路肌肉收缩功能异常,可能由于肾小囊内压力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从而引起肌酐水平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可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比如头孢呋辛、头孢他啶等)、解热镇痛药(比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来缓解症状,但主要应通过手术解除梗阻和解除病因,以便降低肌酐的水平。
2、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缺血和(或)肾中毒导致肾功能急骤、进行性减退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患者的肌酐可表现为进行性升高,每日升高达44.2~88.4μmol/L。这种情况下,患者应根据病程分期、病情严重程度应用合适的药物,比如去甲肾上腺素、非诺多泮、甘露醇等。
3、充血性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由于钠、水潴留和血容量增加,导致心腔扩大、静脉淤血及组织水肿,可能由于心肌射血能力降低,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引起尿量减少,从而导致肌酐水平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可遵医嘱应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β受体阻滞剂(比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比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药物治疗,以改善心功能,从而降低肌酐的水平。
综上所述,临床上引起肌酐高的原因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肾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治疗药物,以尽快将肌酐降低到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