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在不吸氧时,血氧(血氧饱和度)至少在90%以上才合格,而达到95%以上才正常。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与机体自身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吸烟是引起慢阻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常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可伴有气短或呼吸困难,随着病情逐渐发展可有喘息和胸闷,严重者可伴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程度,是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的百分位数,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正常值为95%以上。慢阻肺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出现问题,导致身体无法摄取到足够的氧气,所以血氧饱和度会有所下降,但应该保持在90%以上才合格,因为低于90%则为低氧血症。
长期的低氧血症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还可能导致大脑损伤,引发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如认知功能降低、反应能力下降等。此外,其他需要大量氧气的器官,如肾脏和肝脏,也可能受到长期低氧血症的影响,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因此,如果慢阻肺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建议及时到医院呼吸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