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拍打经络出现很多疙瘩和黑色瘀血,在传统理论中属于经络不通的症状,在现代医学中则是皮下淤血的表现。
1、经络不通的情况:传统理论认为,拍打经络具有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因此,对于在拍打经络过程中,在皮肤表面出现较多紫黑色皮疹(疙瘩)者,通常提示体内经络不通,可能由于气滞血瘀所致,可能同时伴有情志不畅、胸胁胀痛、固定部位疼痛等不适症状。这类患者通常可以在专业医师或推拿师指导下,继续进行经络敲打,同时可配合服用具有理气活血功效的中药。
2、皮下淤血的情况:现代医学认为,拍打皮肤可能会引起血管破裂,从而形成皮下淤血,进而产生紫暗皮疹。如果拍打时过度用力、持续时间较长,或皮肤及血管较薄弱,则可能会造成损伤较重,进而产生较多的皮下淤血,通常伴有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多数患者可在停止拍打后的数日至数周内逐渐恢复,适当热敷可以促进淤血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存在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者,在拍打经络后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皮下淤血,即紫癜。这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存在鼻出血、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等症状。这类人群不宜盲目进行经络敲打及推拿按摩等,以免加重病情。
综上所述,建议人们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经络敲打,避免过度敲打或操作不当,从而达到疏通经络的保健作用。此外,经络敲打不能替代专科治疗,如果存在不适症状或皮下淤血严重者,应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