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发黄,可能是由于年龄、饮食、药物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胆道疾病、血液疾病等疾病因素引起的。
一、非疾病因素。
-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巩膜、结膜组织老化,出现脂质沉积,造成眼睛发黄。这种情况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难以改善。
- 2、饮食:如果短期内食用了过多南瓜、胡萝卜等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大量胡萝卜素难以被分解代谢,积累在体内,可导致眼睛发黄。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减少该类食物摄入,多饮水,加速胡萝卜素代谢排出,一段时间后症状就会自行消退。
- 3、药物:如果长期服用含有叶黄素、胡萝卜素的药物,或者为进行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注射了荧光素钠,都会导致眼睛发黄。这种情况建议患者多饮水,促进叶黄素、胡萝卜素或荧光素钠排出,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
二、疾病因素。
- 1、肝脏疾病:肝脏疾病导致肝的代谢功能减退,大量胆红素滞留在血液中无法代谢,会造成眼睛发黄,同时皮肤也会发黄,可伴有轻度皮肤瘙痒,可能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右上腹隐痛、腹水等肝病症状。这类患者首先要进行保肝治疗,可以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保肝、护肝、降转氨酶;同时要针对病因治疗,如乙肝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 2、胆道疾病:胆道阻塞导致胆红素反流入血,血中胆红素含量升高,可导致眼睛及全身皮肤发黄,呈深黄色或暗黄色,并有皮肤瘙痒,尿颜色加深,但粪便颜色变浅。这类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治疗,通过取出结石、切除肿瘤等措施解除梗阻,从而缓解症状。
- 3、血液疾病:血液疾病引起溶血,大量被破坏的红细胞释放胆红素入血,超过肝脏的代谢能力,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导致眼睛及皮肤发黄,呈浅柠檬黄色,可伴有贫血和酱油色的血红蛋白尿。这类患者主要应用曲安奈德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血浆置换来抑制溶血,也可进行脾切除。
综上所述,多种原因都可能导致眼睛发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通过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