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和蜱虫是两类常见的寄生虫,都可作为虫媒传播各种疾病,主要区别是相关的疾病种类,恙虫可引起恙螨皮炎、恙虫病,还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蜱虫可直接叮咬人体,并传播森林脑炎、莱姆病等疾病。
一、恙虫相关疾病。
- 1、恙螨皮炎:恙螨幼虫叮刺皮肤时,分泌的唾液能溶解宿主皮肤组织,造成局部凝固性坏死及其周围组织炎症性反应。人体被恙螨叮刺后,初觉皮肤剧痒难忍,被叮刺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疱、坏死和出血,晚期结成黑色焦痂,焦痂脱落后形成浅表溃疡。
- 2、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野生啮齿类动物为其主要传染源,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焦痂样皮疹、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或器官衰竭,延误治疗可危及生命。
- 3、流行性出血热: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恙螨为传播媒介。临床表现以发热、出血、休克和肾损害为主,典型病例表现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大部分患者1~3月完全恢复,未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症患者可导致死亡。
二、蜱虫相关疾病。
- 1、直接危害:蜱虫叮刺宿主皮肤,可导致局部充血、水肿等急性炎症反应,亦可造成继发感染。有些硬蜱涎腺分泌的神经毒素,可经叮刺吸血注入宿主体内导致运动性神经纤维传导阻滞,引起上行性肌肉萎缩性瘫痪或神经麻痹,称为蜱瘫痪,重者可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 2、森林脑炎:是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野生脊椎动物(野生啮齿类、鸟类等),通过硬蜱叮刺吸血传播。患者表现为突起高热、头痛、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等,常有后遗症,病死率较高。
- 3、莱姆病:是由伯氏包柔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传染源为啮齿动物、其他大型哺乳动物及患者,主要通过硬蜱的叮刺吸血传播。主要造成神经和心血管系统损害,早期常见游走性红斑,如果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好。若病情迁延,可损害多个系统器官,危害较大。
- 4、其他疾病:蜱虫还可传播Q热、蜱媒回归热等多种疾病。
为预防这类由昆虫传播的传染病,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注意居住环境卫生,定期驱虫,避免积水和垃圾堆积,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减少皮肤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