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UA)为核蛋白和核酸中嘌呤的代谢产物,既可来自体内,亦可来自食物中嘌呤的分解代谢。在临床上,尿酸检测属于肾功能项目,对多种疾病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1、生成与代谢:人体中尿酸主要来自机体自身的核蛋白和核酸代谢,以及日常饮食当中摄入的嘌呤代谢。肝脏是尿酸的主要生成场所,大部分的尿酸都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只有极少数一部分的尿酸通过胆汁排泄。在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高嘌呤食物包括火锅、海鲜、动物内脏等。
2、参考范围:血清(浆)尿酸常用磷钨酸还原比色法或酶法测定。成人酶法血清(浆)尿酸浓度男性150-416μmol/L,女性89-357umol/L。但在不同实验室、不同检测方法,其数值可能不同,而不同检测单位也会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3、临床意义:血尿酸浓度升高可能与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体内尿酸生成异常增多,以及长期使用利尿剂及抗结核药吡嗪酰胺、慢性铅中毒、长期禁食等有关,其中以遗传性酶缺陷所致的原发性痛风最为常见。血尿酸浓度降低可能与Fanconi综合征、急性肝坏死、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有关。此外,慢性镉中毒、使用磺胺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维生素C等,亦可致血尿酸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尿酸检查前3天,应避免高嘌呤饮食、剧烈运动、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等,以免对尿酸水平造成影响。如果出现尿酸增高或降低应及时到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就诊,由专科医生明确诊断并开展治疗。如存在尿酸偏高或发生痛风者,可遵医嘱使用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科布酮等药物。
此外,对于尿酸水平较高者,应加强生活管理,如积极控制饮食,避免过多摄入海鲜、红肉、动物内脏、啤酒等,从而减少尿酸生成。此外,规律作息、适量运动、避免滥用药物等,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