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不是某一特定的疾病,通常是指由于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刺激,从而引起坐骨神经走行分布的区域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1、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和骨质增生、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腰椎退行性病变,都可能直接压迫神经根,从而造成坐骨神经损伤而出现疼痛,因此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同时,外伤、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妊娠、椎管内肿瘤等疾病也可能会引发本病。此外,年龄增长、体重增加、久坐、长期负重、糖尿病是本病的常见诱因。
2、症状:主要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等坐骨神经走行分布的部位出现烧灼样或刀割样疼痛,并伴有麻木感。常由于体位改变或咳嗽、打喷嚏、排便而诱发。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其所支配肌群无力、跛行、活动受限等症状。
3、治疗:在临床上,主要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通过纠正病因、缓解疼痛等方法,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其中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脱水类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牵引治疗、热疗、电疗等。此外,中医推拿按摩及针灸治疗也有较好的效果。如果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应考虑通过手术治疗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坐骨神经痛的发生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建议患者除了遵医嘱系统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佩戴腰部支具、保持适当的运动、维持健康体重、纠正久坐等不良姿势、避免提重物或过度负重等,有助于控制病情,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