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蛇盘疮

左亚刚
左亚刚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皮肤科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蛇盘疮又称带状疱疹,其是由于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引起的疾病。

初次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后,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潜伏在体内,无症状),此后VZV潜伏在体内。当免疫功能下降时,比如疲劳、恶性肿瘤、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潜伏的病毒会再次被激活,且沿着感觉神经感染,发展为带状疱疹。

在发疹前,患者可有轻度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或灼痛。之后,受影响的皮肤会出现潮红斑,继而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并迅速变为水疱。水疱内液体清亮,周围有红晕,各簇水疱群之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神经呈带状分布,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中线。在出疹期间一般会有疼痛,可以为钝痛、抽搐痛或跳痛等。

对于带状疱疹患者而言,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控制病情、缩短病程;疼痛明显者,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曲马多等药物。此外,疱疹未破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等;疱疹破溃后,可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湿敷。

需要注意的是,在患病期间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禁止搔抓、挑破皮损,以免引发感染。

发布时间:2024-11-29 13:28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