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穿刺检查

朱振辉
朱振辉   主任医师
超声影像中心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阜外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穿刺检查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人体特定部位穿刺,取得组织或液体样本,以便进行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对疾病进行诊断,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或者监测疾病的进展。

1、种类:穿刺检查的种类很多,包括脑脊液穿刺、骨髓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关节腔穿刺、肝脏穿刺、肾脏穿刺、甲状腺穿刺等。这些穿刺检查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取人体内的组织或液体样本。

2、过程:穿刺检查通常需要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医生会使用特殊的穿刺针穿透皮肤和组织,到达需要检查的部位。然后通过穿刺针抽取组织或液体样本。后续在实验室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

3、风险:穿刺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穿刺部位的疼痛等。此外,根据穿刺部位的不同,也存在不同的并发症,比如肺部穿刺可能导致气胸、呼吸困难。因此,进行穿刺检查前,医生会详细解释这个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并发症。

4、临床应用:穿刺检查的结果主要用于诊断具体的疾病类型,以及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例如,通过骨髓穿刺,医生可以直接观察患者骨髓中的异常细胞,从而确定白血病的具体类型。

总的来说,穿刺检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它可以提供关于疾病的直接和准确的信息,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4-11-29 14:08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