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心力衰竭

张健
张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心力衰竭中心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阜外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心衰是许多心脏疾病的最终阶段。

1、病因:心力衰竭的病因很多,包括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这些疾病都可能损害心脏的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此外,一些非心脏疾病,如肾病、肺病、糖尿病、贫血、甲状腺疾病等,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力衰竭。

2、症状:心力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这些症状主要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不足,导致血液在体内滞留,引起肺部和全身的水肿。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3、诊断: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素扫描等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结构,帮助确定心力衰竭的原因和程度。血液生化检查可以检测心肌酶、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帮助评估心脏和全身的状况。

4、治疗:主要包括对症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主要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病因治疗主要针对引起心力衰竭的原发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的病理状态,恢复心脏的功能。

总的来说,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不良后果,其死亡率高、预后不良,早发现、早治疗心衰的基础心脏疾病,对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死亡率有积极意义。

发布时间:2024-11-30 00:03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