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戒断反应是什么意思

姚贵忠
姚贵忠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精神康复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戒断反应,或称戒断状态,是指减少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某种药物或物质后,机体出现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症状,其机制是长期使用药物或物质后,身体已经对这种物质产生了依赖,当缺乏这种物质时,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和调整。

1、反应类型:戒断反应是由精神活性物质引起的,根据药理特性,将其分为不同种类,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酒精等中枢神经抑制剂,咖啡因、苯丙胺类药物等中枢神经兴奋剂,大麻,致幻剂,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物质,烟草。

2、形成机制:精神活性物质能够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影响人的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使用后人体会逐渐产生依赖。当减少使用剂量或停止使用后,机体无法适应,就会产生一系列不适。长期或大量使用,机体耐受性增加,戒断反应就会更加严重、

3、临床表现:具体症状与所使用的精神活性物质种类有关,通常表现为其药理作用相反的症状,比如酒精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戒断后出现的是兴奋、不眠、甚至癫痫样发作等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4、持续时间:戒断反应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与个体的身体状况、所依赖的物质种类和使用量、使用时间长度、戒断方式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戒断反应可能在停止使用物质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开始出现,持续时间可能从几天到几周不等。毒品有很强的成瘾性和严重的戒断反应,因此戒除困难,社会危害性大。

5、治疗处理:戒断反应的处理,一般需要医生的指导和帮助。医生可能会建议逐渐减少用量,而不是突然停止,以减轻戒断反应的症状。同时,可能需要配合心理咨询和行为疗法,帮助个体处理戒断反应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戒断的决心和信心。

总的来说,戒断反应是身体对长期使用某种物质后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的反应,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因此,在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时,应遵医嘱谨慎使用,注意药物剂量,避免滥用。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的人群应尽早戒除,吸毒者需戒毒,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保持警惕、远离毒品。

发布时间:2024-12-02 13:31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