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dic是什么意思

张薇
张薇   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血液内科   知名专家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在医学上,“dic”一般是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于致病因素损伤微血管体系,刺激体内的凝血因子,从而引起全身出现微血管血栓,致使凝血因子被快速利用并促进了纤维蛋白溶解,最终形成以出血及微循环衰竭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1、病因: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很多,包括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妊娠并发症、严重创伤、大手术、严重中毒或免疫反应,以及其他全身系统严重疾病等。此外,疾病过程中的缺氧、酸中毒等因素也可以促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

2、症状:由于原发病的不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多种多样。在临床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除了原发疾病的表现之外,还会出现全身各处不同程度的出血、一过性或持续性血压下降、与出血量不成比例的休克、皮肤黏膜血栓性坏死、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微血管病性溶血的表现。

3、诊断: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典型症状,结合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判断。目前,主要依据中国DIC诊断积分系统(CDSS)进行诊断和评估。

4、治疗:本病通常需要由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分期采取不同治疗措施。急性期患者应及时给予休克治疗,纠正缺氧、酸中毒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同时积极进行基础疾病治疗及诱因清除、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因子补充、抗纤溶疗法、溶栓治疗及对症处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疾病状态,如不及时识别、有效治疗,往往会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进而导致病情迅速进展,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建议存在严重感染、肿瘤、创伤、中毒等疾病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注意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发展。如存在不明原因出血、瘀斑、发热、呼吸困难等异常表现者,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判断和处置。

发布时间:2024-12-02 05:36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