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是月经的俗称之一,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第一次来潮(月经初潮)多发生于13-14岁之间,但受遗传、营养、体重等因素影响,可能提前到11岁,或延后至16岁。
1、月经颜色:正常情况下,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如果发现月经颜色淡,则在排除正常现象后,应考虑子宫内膜炎、雌激素不足、贫血等疾病的可能;如果发现月经颜色发黑,则应怀疑缺乏运动、寒凉刺激、子宫内膜炎、宫腔或宫颈粘连等因素的可能。
2、月经周期:月经周期是指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如果发现月经周期提前7日以上、超过35日或提前延后不固定,但均超过7日以上,而且连续3个月经周期以上,则可能是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动、情绪的剧烈起伏等非疾病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肾上腺皮质异常等疾病因素导致的。
3、月经经期:经期是指一次月经持续的时间,通常为2-8天,平均4-6天。如果经期超过10天,则称为经期延长,可能是由于黄体萎缩不全、黄体功能不全、子宫内膜息肉等问题导致的。
4、月经量:经量是指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正常情况为20-60ml。如果经量超过80ml,则称为月经过多,可能是由于内分泌紊乱、生殖道炎症等因素引起的;如果发现经量很少,甚或点滴即净,则称为月经过少,可能是由于贫血、子宫黏膜受损、卵巢早衰等因素导致的。
5、伴随症状:比如腹痛、头晕、乏力、贫血、腰膝酸软、乳房疼痛、烦躁等。
需要提醒的是,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如果发现月经存在异常情况,则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妇科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导致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