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也被称为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H5OH。其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可以改变人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
酒精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包括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酒精可以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作用,使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从而产生镇静、催眠等效应。同时,酒精还可以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其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效应。
酒精的吸收主要发生在胃和小肠,吸收后可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酒精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首先由酒精脱氢酶(ADH)催化酒精转化为乙醛,然后由乙醛脱氢酶(ALDH)催化乙醛转化为乙酸,最后乙酸进入体内的能量代谢途径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长期大量饮酒会对身体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包括肝脏疾病(如脂肪肝、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胃肠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等。同时,酒精还可能增加某些癌症(如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等)的发病风险。
此外,75%的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因此在医疗、卫生、化妆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