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是一种血浆蛋白。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多种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白蛋白是血浆蛋白的主要组成,起到维持血浆渗透压,与多种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结合的作用。临床上检测白蛋白含量,可评估机体营养状况或发现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
1、生理功能:白蛋白由肝脏产生的大分子蛋白,最主要的功能是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防止血液中的水分过多地流入组织间隙,从而维持整体血容量。白蛋白还可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激素结合,从而维持激素的水平稳定,延长作用时间。白蛋白也能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维生素、代谢废物等物质,还可参与血液凝固、抗凝等生理过程。
2、参考范围:在健康成人中,血清白蛋白的正常参考值为35-50g/L(3.5-5.0g/dl)。血清白蛋白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中,存在差异。在新生儿及婴幼儿中,白蛋白值略低。
3、相关疾病:白蛋白低于35g/L,可称为低蛋白血症,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营养不良、恶性肿瘤、各种慢性疾病、炎症、创伤、大面积烧伤等因素有关。白蛋白高于50g/L,则多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液浓缩,有时也见于高蛋白饮食、某些药物影响等。
总的来说,白蛋白是人体血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蛋白质,它在维持血液的正常功能、运输血液中的物质以及评估疾病状况等方面都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检查发现白蛋白指标异常,建议及时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查明病因,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