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主要可分为非疾病和疾病两大类。其中,非疾病原因包括年龄较小、妊娠、应激反应等;而疾病原因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
一、非疾病原因。
- 1、年龄较小:婴幼儿及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缺乏辅助因子,所以体内单核细胞的百分比较成人稍高,比如9%、15%或更多,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 2、妊娠:妊娠中、晚期及分娩时,也可由于身体应激反应和胎儿的刺激,导致单核细胞百分比暂时性偏高。
- 3、应激反应:强烈的情绪波动或过度体力活动,可能短暂提升单核细胞数量,导致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二、疾病原因。
- 1、感染:比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疟疾、黑热病、急性感染的恢复期、活动性肺结核等,可导致免疫系统被激活,使单核细胞明显增多,进而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 2、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因为慢性炎症反应而使单核细胞计数升高,进而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 3、血液疾病:比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等,会导致骨髓的异常增生,使单核细胞数量增加,进而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 4、恶性肿瘤:单核细胞可以分化为树突细胞,诱导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因此当机体发生肿瘤时,单核细胞计数也会偏高,进而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
综上所述,临床上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原因较多,建议患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感染性疾病、血液内科等科室,通过C反应蛋白测定、抗磷脂抗体测定、骨髓穿刺等检查,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必要时采取针对性治疗,避免贻误病情,严重损害机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