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hr是什么意思

张京春
张京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心血管科   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HR在医学领域通常是指“心率”(Heart Rate),心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心脏跳动(收缩和舒张)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心跳数(beats per minute,BPM)来计算。心率是人的基本生命体征,衡量心脏功能和身体健康状态的重要生理指标。

1、参考值: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的情况下心率范围为60~100次/分,老年人偏慢,女性稍快,儿童较快,<3岁的儿童多在100次/分以上。成人心率超过100次/分,婴幼儿心率超过15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

2、影响因素: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体态、遗传、健康状况、情绪、环境温度、身体姿势乃至食物的摄入等。例如,运动、热、兴奋或者恐慌等都可以引起心率的增加,而在睡眠或安静休息时,心率则可能会降低。疾病因素引起的心率异常往往伴有其他病理性症状,如头晕、呼吸困难、胸痛等。

3、临床应用:心率异常对诊断疾病有一定价值,但特异性不强,临床上常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种类。另外,对于起病急、病情重的患者,可先测量心率和其他基本生命体征(血压、体温和呼吸速率),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生命危险,据此进行后续的抢救或检查处理。

总的来说,心率是重要的生理指标,可以了解心脏完成跳动的情况,反映人体基本的生命状态。当心率不在正常范围内,尤其是伴有心慌气短,头晕、黑矇、晕厥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诊。

发布时间:2024-12-12 15:49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