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OCT检查是什么意思

刘武
刘武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眼科中心   副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同仁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OCT检查是指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是眼科的一种无创光学影像诊断技术,主要用于眼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OCT检查具有非接触性、分辨率高、可重复性高、获取图像快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1、检查原理:基于光学原理,利用眼内不同组织对入射光束的反射性的不同,用特殊光线照射眼睛后,将反射回来的光线进行分析处理,形成眼部图像。OCT检查可以清晰地展示眼底组织的细微结构,比如查看视网膜各层结构、视网膜厚度测量、视神经纤维损伤程度等,从而为眼科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

2、检查过程:OCT的检查过程比较简单,患者只需要坐在特定的设备前,将眼睛对准设备,听从医生的指示注视检查仪器内的内观察点,直至完成扫描。整个过程一般在10分钟左右,检查期间不会出现疼痛等不适。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情需要,患者需提前进行散瞳处理。

3、检查目的:OCT检查主要用于排查眼部多种病变,包括青光眼、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等。当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眼部疼痛、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眼部受到外伤,都可进行OCT检查,排查或确诊某些眼部疾病。

4、优缺点:OCT检查具有非接触性、分辨率高、可重复性高、获取图像快等特点,而且检查过程便捷,检查准确性好,几乎没有可以导致检查结果异常的外界因素。但OCT也有一定局限性,OCT不能评估眼的视觉功能,对不透光的组织检查能力有限,而且需要患者配合,对儿童、智力障碍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可能较难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OCT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有效的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给医生提供更多、更准确的眼部信息,对于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帮助。正常的OCT检查报告应为无异常表现。如果检查报告出现异常结果,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发布时间:2024-12-12 08:30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