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自限性疾病是什么意思

李太生
李太生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感染内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自限性疾病指的是一类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靠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并逐渐恢复和痊愈的疾病。换言之,自限性疾病即具有自我限制性,无论是否采取任何医疗措施,病程都会按照其自然的规律进行,并最终实现康复的疾病。

自限性疾病很常见,多数是病毒感染,常见的自限性疾病包括感冒、手足口病、水痘、诺如病毒感染、轮状病毒肠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例如,普通感冒在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即使不提供治疗,大部分人都能在1~2周内康复,不会遗留明显后遗症。

尽管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但这不意味不需要采取治疗。因为自限性疾病需要发展到高峰后逐渐平息,而对部分人群而言,疾病的发展阶段可能出现严重的症状,甚至引起并发症,同样会引起严重后果。所以,自限性疾病也需要及时的医学干预,而且早期治疗有利于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常见自限性疾病的患者可以在家里静养休息,注意隔离防护,避免感染扩大,观察病程,等待痊愈。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症状选用非处方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症状严重、病程持续时间久或药物疗效不佳,则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专业治疗。

发布时间:2024-12-12 16:45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