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也被称为结合胆红素,是血液中胆红素的一种形式。胆红素是红细胞降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黄色素。这个过程开始于红细胞的衰老与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后转变为非结合胆红素(又称间接胆红素)。这种胆红素在血液中游离,随后被运输到肝脏。
在肝脏中,非结合胆红素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胆酸结合,转化为直接胆红素。这种结合形式的胆红素是水溶性的,可以通过胆汁排泄到小肠中,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这个转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废物的排出,还是人体消化脂肪和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的重要环节。
直接胆红素的水平主要通过血液测定,它是评估肝脏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直接胆红素水平应该维持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如果测试结果显示直接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这可能是肝脏功能受损的信号。例如,肝炎、肝硬化、胆管阻塞或肝癌等,都可能导致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
此外,直接胆红素水平升高还可能引起黄疸,这是因为过多的直接胆红素会积聚在血液中,随后沉积在皮肤和眼睛的巩膜等区域,导致皮肤和眼睛呈现黄色。因此,直接胆红素的测定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肝脏的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