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心脏病

张京春
张京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心血管科   副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心脏病是心脏发生结构受损或功能异常等病变的总称,常见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力衰竭等。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主要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或出现痉挛,致使冠脉管腔狭窄或堵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发生坏死,进而引起胸闷、胸痛等不适症状。根据病情不同,冠心病主要可分为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又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等。

2、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早搏(期前收缩)、窦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房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可能由心脏器质性病变所致,可能由非心脏疾病所引起,不良的生活习惯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3、心肌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心肌病变,主要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等。这类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出现乏力、运动耐量下降、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双下肢水肿等症状,并可伴有胸闷、心慌、头晕等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发生晕厥或猝死。

4、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心脏瓣膜狭窄、关闭不全所导致的心脏疾病,主要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风湿热、结缔组织病、黏液变性、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早期可能没有不适症状,随后逐渐出现心慌、气短、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作运动便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也可出现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甚至出现急性心源性休克。

5、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全身组织基本代谢需要的综合征。根据病情缓急,可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心衰的典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体液潴留等。

6、其他:主要由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的心脏结构异常,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多见于儿童及婴幼儿。

综上所述,心脏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包含了多种疾病,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都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建议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维持健康的体重、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有利于降低心脏病的发生风险。同时,建议人们定期体检,特别是存在心脏疾病的家族史或近期出现疲乏、心慌、气短等不适症状者,以便于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发布时间:2024-12-12 12:11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