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ast

徐英春
徐英春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检验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AST,全称是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是存在于肝细胞线粒体内的酶。正常时血清AST含量很低。当肝细胞损伤时细胞质内的酶释放入血流,使血清中的AST活性升高,所以AST是肝功能检查最常用的检测指标之一。

1、生理特点:AST是一种转氨酶,主要催化L-门冬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生成L-谷氨酸和草酰乙酸。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在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在肝细胞中约80%的AST存在于线粒体内。AST为非特异性细胞内功能酶,正常时血清的含量很低,但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质内的AST释放入血浆,致使血清AST的酶活性升高。

2、正常值:AST的正常值为成年男性0~40U/L,成年女性0~35U/L,在空腹12小时后晨起采集静脉血,不同年龄及人群的数值没有明显的差异化。不同实验室检查的正常值略有不同,具体应以报告单参考值为准。一般来说,当检查结果超过正常值上限2.5倍,并持续2周以上,具有较强的临床意义,需要尽早就医。

3、相关疾病:AST指标可能与疲劳、饮酒、激烈运动、精神压力等非疾病因素出现一过性升高。持续性的AST升高则主要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脏疾病有关。由于AST广泛分布于心脏、肝脏及骨骼肌等多个脏器,所以也可能与肌营养不良症、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有关。

总的来说,AST是一种重要的临床检验指标,对于监测和诊断众多疾病具有重要作用,但AST不能直接确定某种疾病,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检查结果发现AST偏高,建议及时就医。

发布时间:2024-12-12 12:17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