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刘俊涛
刘俊涛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产科中心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协和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腹直肌分离是指双侧腹直肌在腹中线部位分离,间距超过2.0cm的情况,可导致腹部肌肉无力,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几乎所有女性在晚孕期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若不予以治疗,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可使脊柱稳定性下降,进而导致腰背部疼痛,亦可使腹部膨隆而影响美观。

1、原因:女性怀孕后,随着腹部逐渐增大,腹直肌被动牵拉,两侧腹直肌之间的筋膜逐渐软化和扩张,原本平行连接的左右两束腹直肌逐渐分离,其交叉纤维不断被拉长以容纳不断增大的子宫,导致腹直肌分离。高龄孕妇、多胎妊娠、巨大儿、剖宫产手术史都会增加发生腹直肌分离的风险。

2、症状:腹直肌分离很少有明显的疼痛不适,但可能会导致肌肉功能障碍,在完成某些需要使用腹肌的活动,如弯腰、抬举重物时会感到困难。长期严重的腹直肌分离会影响脊柱和骨盆的稳定性,改变人体整体姿态,增加腰痛以及慢性盆腔疼痛的风险。

3、诊断:可以通过手法检查来测量两侧腹直肌间的距离,超过2cm可诊断为腹直肌分离,往往以脐部分离最为严重。也可通过超声测量,用标记笔在脐下2cm、脐上2cm和脐上5cm做好记号,分别在放松状态、腹部卷曲、深吸气三种状态下测量此三个部位的腹直肌间的距离。

4、治疗:产后6个月内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直肌分离程度有逐渐自然恢复趋势,因此多数产妇不需要特殊治疗,可辅助使用束腹带改善腹直肌分离造成的小腹膨隆外观。经皮低频电刺激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腹直肌分离的主要方法,可使腹部肌肉被动收缩,从而使分离的肌群恢复正常形态。腹部锻炼也有一定疗效,手术修复腹直肌分离较为少见。

总的来说,腹直肌分离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多数情况下可在产后逐渐自然恢复,也可通过恰当的体重管理和腹部锻炼预防。如果女性在妊娠晚期或产后因腹直肌分离而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就诊,进行治疗干预。

发布时间:2024-12-12 12:42
内容
审核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规范推广项目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