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精神病

姚贵忠
姚贵忠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精神康复科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精神病,也被称为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有时甚至会持续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分类:通常可按照是否存在器质性因素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炎、慢性脏器衰竭所致的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后者又分为重性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轻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应激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2、病因:精神病的原因复杂多样,可能是遗传,也可能是环境因素,如过大的精神压力、药物滥用,或是身体疾病,如脑损伤、癫痫等。多数精神疾病难以找到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也没有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体征等。

3、症状:精神病的症状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精神病相关症状包括感知觉障碍(如幻觉、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思维障碍(如思维迟缓、强迫思维、妄想),注意障碍(如注意力涣散),记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障碍等。精神症状的表现复杂多样,但症状出现不受患者控制,难以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消失,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

4、治疗: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通常为精神科药物,例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物等。心理治疗是精神疾病区别于其他躯体疾病的重要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精神疾病也是疾病,同样需要被正确诊断并得到适当的治疗。大众对精神病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污名化和歧视,导致部分有早期症状的人群讳疾忌医,不愿主动就诊,从而耽误治疗,加重病情。社会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大众也应树立正确认知,及时有效的治疗能改善疾病预后,让多数患者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发布时间:2024-12-12 13:06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