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什么是脑胶质瘤

刘佰运
刘佰运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神经外科颅脑创伤病区   主任
国家重点专科
北京天坛医院
顶级三甲医院

脑胶质瘤,是源自大脑白质的胶质细胞的恶性肿瘤。它以侵袭性增长为主,特点是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胶质细胞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起着支持和滋养神经元的作用。当这些胶质细胞发生突变时,它们会失去控制并开始无序增殖,形成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在20~50岁的人群中最为多见,但在儿童和老年人中也有一定发生。其通常被分为四个等级,从Ⅰ级到Ⅳ级。其中,Ⅰ、Ⅱ级被称为低级别胶质瘤(如星形细胞瘤),而Ⅲ、Ⅳ级被称为高级别胶质瘤(如胶质母细胞瘤)。随着级别的升高,肿瘤的恶性程度也随之增加。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生存率较低,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5年生存率总体上可达80%。

脑胶质瘤的临床症状取决于其位置和大小,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如果瘤体压迫脑功能区,患者还可能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

脑胶质瘤的确诊通常需要经过磁共振成像(MRI)或者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肿瘤质地、形状、位置和周围脑组织的关系方面,MRI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对于瘤体的内部结构,如是否有出血、坏死和囊变,以及肿瘤的新生血管情况等,CT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临床上对于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疗,但由于脑胶质瘤侵入性强、位置深、术后复发率高,因此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往往需要多种方法联合治疗才可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发布时间:2024-12-12 21:09
目录

    轻触这里

    关闭目录